瘦下來的七個關鍵點 ,少一個都不行!
- 傅惠萍
- 10月8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身為教練這麼多年,我看過太多學員在減重路上繞遠路。
很多文章會告訴你要睡好、要管理情緒,這些我當然認同。但現實是——工作壓力、家庭責任、生活變數,這些因素往往不是你我能完全掌控的。
所以今天我要分享的這七個關鍵點,是基於科學實證,而且只要你有足夠的動機,就能靠自律做到的事。不靠運氣,全看你的執行力!
1️⃣ 熱量赤字 - 減重的唯一真理

這是減重的基本物理定律,沒有例外。
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:當攝入熱量 < 消耗熱量,身體就會動用儲存的脂肪作為能源。
根據研究,要減掉1公斤的體脂肪,大約需要製造7700大卡的熱量赤字。你不需要算得很精準,但建議每天製造300-500大卡的赤字,既安全又可持續。
我會建議學員在減重初期,每天用手機拍下自己吃的每一餐,這樣可以和教練討論飲食內容,找出可以調整的地方。這比記錄熱量數字更實際,也能讓你真正看見自己吃了什麼。📸
2️⃣ 飲食順序 - 血糖控制的關鍵

這不只是民間說法,而是有實證支持的策略。
先吃蔬菜 → 再吃蛋白質 → 最後吃澱粉
日本研究發現,這樣的進食順序可以降低餐後血糖峰值達20-30%,減少胰島素大幅波動。胰島素穩定了,脂肪合成的訊號就會減少,飢餓感也會延後出現。
蔬菜中的纖維會在胃裡形成凝膠狀物質,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,這就是為什麼同樣的食物,換個順序吃效果會差這麼多。🥗
3️⃣ 蛋白質 + 肌力訓練 - 保護肌肉的防線

減重時最怕的就是肌肉流失,因為肌肉是你的「代謝引擎」。
適度的蛋白質攝取(每公斤體重1.2-1.6克)配合阻力訓練,可以在熱量赤字下有效保留肌肉量。
蛋白質有高食物熱效應(TEF約20-30%),意思是消化蛋白質本身就會消耗較多熱量。加上蛋白質能延長飽足感,減少飢餓激素(Ghrelin)的分泌。
肌力訓練每週2-3次,像深蹲、伏地挺身、棒式這些動作,在家就能做。這些訓練會刺激mTOR路徑,促進肌肉合成。記住,肌肉量每增加1公斤,你的基礎代謝率就能提升約30-50大卡/天。💪
4️⃣ 微量元素 - 代謝反應的輔酶 ⚙️

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需要量少,但它們是代謝反應的「催化劑」。
缺乏特定微量元素會直接影響減重效率:
維生素B群:參與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的代謝,缺乏會讓能量轉換效率下降
鎂:超過300種酶反應的必需元素,影響糖代謝和脂肪分解
鋅:調節胰島素敏感性和甲狀腺功能,甲狀腺是控制代謝速率的關鍵
維生素D:與脂肪細胞代謝相關,缺乏會影響脂肪分解效率
就像車子需要機油才能順暢運轉,你的代謝系統也需要這些微量元素。缺了它們,即使熱量赤字做得再好,身體也無法有效燃燒脂肪。
我建議多攝取原型食物、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、全穀類,這些都是微量元素的良好來源。
5️⃣ 有氧運動 - 提升能量消耗的槓桿 🏃♂️

有氧運動就是讓你心跳加快、呼吸變喘的運動,它能直接增加熱量消耗,同時改善心肺功能。
什麼是有氧運動?這些你都做得到:
快走(不是散步,要走到有點喘)
慢跑或原地跑
騎腳踏車或飛輪
游泳
跳繩
爬樓梯
有氧舞蹈或跟著YouTube影片跳
重點是要達到「能說話但不能唱歌」的強度,這就是中等強度,也是燃脂效率最好的區間。
建議每週3-5次,每次30-45分鐘。更棒的是,運動後身體會有「後燃效應」,代謝率會持續提升數小時,等於躺著也多消耗熱量。
選一個你不討厭的運動,能持續做下去才是王道!💦
6️⃣ 營養補充品 - 錦上添花的輔助

補充品不是必需,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優化效果。
科學支持的補充品包括:
Omega-3脂肪酸:降低發炎、改善胰島素敏感性
維生素D:多數人攝取不足,與代謝健康相關
益生菌:腸道菌相影響能量吸收和發炎反應
甲殼素:可減少部分脂肪吸收
享纖錠:有效協助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
但記住,補充品只佔成功因素的5-10%,飲食和訓練才是基石。先把基本功做好,再考慮補充品。
7️⃣ 足夠的喝水量 - 代謝反應的介質

水是所有代謝反應的介質,脫水會直接影響代謝效率。
建議每日飲水量:體重(kg) × 30-35 ml
研究發現,飲用500ml水可以在接下來的30-40分鐘內提升代謝率約30%。而且很多時候我們誤把口渴當成飢餓,適當補水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進食。
水分充足也能幫助運動表現、營養素運輸,以及廢物代謝。這是最簡單但最常被忽略的因素。💧
為什麼我不強調睡眠和情緒?🤔
不是它們不重要——事實上,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激素、降低瘦體素,情緒壓力會提升皮質醇導致脂肪囤積。
但這兩者往往不可控:
工作截止日迫在眉睫
家庭責任無法推卸
生活變數隨時出現
我協助學員這麼多年,發現等待「完美條件」的人,往往永遠等不到開始的那天。
所以這篇文章,我聚焦在你能透過意志力和自律完全掌控的七個關鍵。即使在不理想的環境下,只要這七點確實執行,效果依然顯著。
教練的叮嚀 ❤️

減重是一場科學實驗,你的身體就是實驗室。
這七個關鍵點環環相扣,少做任何一個,整體效果都會打折。但只要你願意投入時間學習、嚴格執行,身體一定會給你回饋。
我帶過的學員中,那些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——他們不找藉口,只找方法。
想要有系統地執行這七個關鍵點嗎?我設計了「21天體重管理計畫」,用三週的時間幫你建立正確的減重習慣,每天都有具體的執行步驟和教練指導。21天,足以讓這些方法內化成你的生活方式。
現在,輪到你了。
💪 準備好,就開始行動吧!



留言